靶向治疗完成晚期带瘤生存
过去,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肿瘤体积比较小、肿瘤细胞没有转移的患者。放疗可以杀灭外科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但是人体的正常细胞也可能一起遭受损伤。化疗作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有效,同样是“善恶不辨”。资料显示,如果第一次化疗后肿瘤复发,25%至50%的患者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第二次化疗后肿瘤复发,90%的患者都无法耐受静脉化疗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带瘤生存”是指患者经过治疗,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即肿瘤细胞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这时机体仍具一定的免疫力,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甚至可独立工作和生活,病情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并趋于好转。因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可着重于控制肿瘤,使之不再增大,也就是让患者带瘤生存,其治疗的目的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要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进入21世纪后,“靶向和控制”成为医学界应对晚期恶性肿瘤的发展方向,一批小分子化合物成为帮助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的康复“利器”,如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药物等。它们与传统化疗不同,化疗的机制是“什么细胞长得快就杀什么细胞”,因此会有掉头发、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而靶向治疗是“哪种细胞表达某种东西就杀哪种细胞”,能有效避免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中晚期肿瘤,不论使用其他什么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都应贯穿始终。中医药不像放化疗那样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它更注重患者的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平衡,强调治病求本,其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从而使患者能够长期带瘤生存,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