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公务员入职体检还是普通的入职体检,都会要求体检者提供照片和身份证进行身份核对,而且每做一个项目,负责的医生或者护士都会再核对一次。否则,是不会在体检表上盖公章的。“我们也曾碰到过一些体检者坚称自己没带照片,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会在体检表上注明‘没有核对身份’,请用人单位自己定夺。”王燕说。
还有很多求职者以为通过到找“关系”、找“熟人”就能篡改体检结果,但实际上这类的要求会被严词拒绝。王燕解释说,求职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没把入职体检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对待。但对于来说,既然承担了体检的职责,就要对体检者和用人单位负责,反映出客观、真实的体检结果。“否则,求职者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出现了什么健康问题,很可能会被追究责任。”她向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教师到做入职体检,结果发现她有肺结核,但在复查中又被排除了。最后,这位老师顺利进入学校任教。可在半年后,这名老师所教的班有一名学生被查出了肺结核,学校马上就追溯到了这名老师的入职体检。幸亏经过再次复查,证明这名老师确实没有肺结核,才脱掉了干系。由此可见,无论是医生还是,为体检者造假必须承担非常大的风险,“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拿自己的饭碗去冒险。”
专家建议
重视日常体检
及早治病
“与其到了发现问题的紧急关头才到处找关系,不如早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了解,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王燕说。确实,随着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健康问题的日益年轻化,再加上不少年轻人不重视体检,很多人都是到了入职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病的。“其实,很多疾病如果能早点发现,早点治疗,都是可以达标的。”同样以脂肪肝为例,其实只要做一下肝功能的检查或者普通的b超就能发现问题,如果周兵有每年体检的习惯,那他肯定能在报考公务员之前就发现这个问题,而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一般都能很快恢复正常。糖尿病、高血压等更是如此,求职者如果能及早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体检结果完全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