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皮肤性病

银屑病俗称

导读:近年来大多认为遗传代谢障碍,感染免疫功能障碍等可能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季节变化潮湿精神创伤或手术等也可能诱发本病。

银屑病俗称

本病在经过中皮损始终保持干燥,除蛎壳状及发于皱襞者外,一般不倾向湿润或继发水疱或脓疱,亦不累及内脏。

指(趾)甲银屑病多见。常见者为甲板有“顶针状”小凹陷,较严重者甲面失去光泽,呈暗黄色,增厚变脆,可出现纵嵴、横裂,时久可破坏或脱失。如全部指(趾)甲被累,指关节可有强烈炎性反应。

少数病人可发于口唇、阴茎龟头等处,呈境界明显的淡红色浸润斑,表面干燥,鳞屑不明显,但刮后可见银白鳞屑。

银屑病病程一般分三期。①进行期皮损浸润明显,鳞屑较厚,周围有红晕,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针刺、搔抓或涂性质剧烈药物,常可在受刺激部位引起新的皮损,称为同形反应(isomorphism)亦称koebner征。②稳定期或静止期病情稳定,暂停发展,炎症减轻,基本无新疹出现。③退行期(恢复期)皮损炎症基本消退,缩小变平,周围出现浅色晕,浅色晕逐渐扩大,皮疹消退,遗留浅色斑而达临床治愈。亦有先自中央部呈环状消退者。内服或外用抗肿瘤药物如氨甲喋呤、外用芥子气软膏等,则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斑。下肢及头皮部皮损往往消退较迟。银屑病在长期经过中可自行缓解,但易复发。一般冬季易于复发增剧,冬季减轻缓解者。情绪不安、精神创伤、寒冷、潮湿、饮酒或过度劳累等常可促使复发或病情加剧。

组织病理主要为显著角化不全,在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有munro脓肿,系嗜中性白细胞由真皮乳头层上端向表皮游走聚集所致。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展,深入真皮。真皮乳头顶呈杵状,向表皮内上伸,接近角质层。真皮乳头层内血管肿胀,内皮增生,血管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