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清代的市井民情中创新
这能体现那个时代的某种食风食俗,增加满族饮食和文化的俗传色彩。满族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蓄量丰富,是构成满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从中引转延变,用于对满族饮食的创新。
例道跳墙
创新思路南有福建佛跳墙,聚海鲜珍品于一坛北也应有道跳墙,荟山珍野味于一罐。
传说叙述相传,康熙年间,辽东道教第一丛林一盛京“清极宫”附近有家满族佟家餐馆,以制山珍野味闻名城内外。宾客终日满堂,膳房里烹煮野味的香气不绝于缕。有一次刮西南风,风将这种浓郁的气昧吹到“清极宫”方向。修炼道功的年轻道人南寂,本有还俗的念头,在那里久闻被风吹来的野味香气,实在抵御不了这种馋人的诱惑。想到民间的种种乐趣,就在炼功之后,收拾自己的化斋赏钱和简单的衣物,因不敢走正门,怕被门房的同属见疑,便偷偷攀树越墙,更过衣装,到佟家馆满啖一顿美餐,从此还俗了。佟家馆掌柜的佟福,后来得知此事,心机一动,就授意庖人创制了一款“道跳墙”。并在店门前新制了木漆店联,上写“南有佛跳墙香飘八闽,北有道跳墙味播九边。”横联是“无独有偶”。由于掌故新奇,凡来客必点此馔,一边呷酒,一边听佟福讲述“南有佛跳墙,北有道跳墙”的故事。
创新菜的特征以鹿、狍、野鸭、野猪、沙半鸡、鹌鹑、鹧鸪、黄羊之八料精肉,去骨斩成均等的小块,分别卤制后再合起,配山参和猴头蘑、榆蘑炖至九成熟,盛入特制的饰有“道跳墙”字样的耐温朱砂陶罐中,盖顶封严,再置烤箱中烤以至烂而成。此馔先卤基味,中炖定味,后烤余味,且入料串味,又有双蘑提味,山参补味,至香至养。并创中涵传,新中蕴陈,较能体现满族饮食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