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生活常识

媒体揭羽绒制品内幕几块钱飞丝冒充几百元鹅绒

导读:但是,到底什么东西能“假冒”得这么像呢?到底有哪些猫腻?那些俏销的低价羽绒服,商家到底赚了多少钱呢?扬子晚报进行了了解。

媒体揭羽绒制品内幕几块钱飞丝冒充几百元鹅绒

“飞丝”冒充鹅绒

飞丝一斤五六元,当鹅绒卖实在太赚了

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用鸭绒冒充鹅绒还不算“太过分”,那么用“飞丝”冒充鹅绒就无良了。

他说,一般一件羽绒制品的含绒量分三种,即绒一种有短梗,同时分出许多短绒毛的羽毛,有点像高粱穗,一般是从鸭或鹅的前胸采集,真正的羽绒就是这种。一种是毛片打碎的绒,是将鸭或鹅的翅膀和尾巴上的带粗梗的长羽毛打碎。还有一种叫飞丝,是在上两种绒加工过程中,短绒毛从梗上脱落而产生的无梗短绒毛。

“每斤飞丝的价格就是五六元,用这种材料充出的羽绒制品其质量可想而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网络上有很多低价销售羽绒制品的卖家,其实就是用飞丝充鹅绒,消费者很难发现的。因为尽管有些商家在产品上留一小块“检测窗口”,但是这些窗口里面充的是好绒,而其它你看不见的地方其实就是“败絮其中”。

而飞丝可以理解为“下脚料”,其保暖性甚至不如好一点的棉絮。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