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病因
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仅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无排卵者一般不发生经行腹痛。研究表明排卵后孕酮能促进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和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决定性因素。前列腺素能在经前数小时开始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整个经期子宫收缩呈节律性增强以致子宫张力升高,前经患者血中前列腺素含量更高,引起子宫的缺血、缺氧,引起极度疼痛,而导致痛经。
有时排卵月经子宫膜整块排出,致子宫收缩不协调而引起痛经。但痛阈因人而异,并有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内在或外来的刺激可使痛阈降低,思想焦虑、恐惧以及生化代谢物质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神经纤维而引起疼痛。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