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物之所以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在之前科学松鼠会发表的文章《都是酒精惹的祸》中也曾经提到过,乙醇进入体内后,先会由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将它转化成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而如果乙醛在体内堆积,就会产生不适症状。而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与此相同,这些药物可以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机体对乙醇的耐受力大大降低,哪怕只接触一点点都可能因乙醛在体内堆积而产生症状。有些特别敏感的人,甚至只是用酒精涂抹皮肤都会出现类似的反应,如果只是局部消毒的话,因为酒精的量很少没什么大碍,但如果全身涂抹用来物理降温就不能保证安全了。
双硫仑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接触的酒精量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吸收的酒精越多,个体越敏感,症状就越严重。一般来说,这种反应并不会要了性命,只是会让人难受而已,经过对症治疗之后也能很快缓解,否则双硫仑也不可能作为戒酒药被批准。但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危险还是存在的,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双硫仑作为戒酒药的说明书上也标注了“只适用于有强烈戒酒意愿的人”,毕竟意志力不坚定的酒鬼在用药之后再偷偷喝酒也是有风险的。
不只是用药期间,在停药后,体内的药物还没有完全代谢掉的时候,仍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因此,在使用这样的药物时,不止用药期间,停药后的1-2周以内也要远离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