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外线乳透
近红外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技术。它的机制是光线穿过乳房时,由于不同组织对光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荧屏上显示出不同灰度的图像。因乳腺癌细胞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局部血红蛋白含量高,而近红外线容易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且比周围正常组织强,癌灶部分即呈低灰度影像,这种现象在癌症初期即可显示,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准确率可达80%,但有假阳性,假阴性可能存在。
该检查也是一种无创伤,方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可供群体对乳癌的筛查。
2,乳腺钼靶
乳腺钼靶摄片的原理是根据乳房内的腺体和病变对低级量x线的吸收能力不同,而形成不同图像。该检查能发现临床无肿块的早期乳腺癌,特别是伴有钙化灶的早期乳腺癌。但有部分乳腺癌钼靶摄片不能发现,有部分良性疾病在钼靶摄片上可能会表现为恶性疾病图像。
钼靶,它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穿透力比x线较弱,能在x线摄片中显示出乳头,乳晕,皮肤,皮下脂肪,导管,腺体及血管等不同密度的软组织阴影,可产生清晰的不同灰度的图像,有利于发现乳房早期,深部的微小乳癌病灶。钼靶摄片对乳房接触x线的照射量小,除在门诊诊断常用外,也适用于高危人群的随访和筛查应用。对锁骨上或腋下有转移灶者,又可作为其原发病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