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金。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以前可有可无的体检被越来越多的人当成必修课。有的人甚至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体检越频繁越好,能保证疾病早期发现,而体检项目做得越多越细则越保险。甚至还有人将体检当成看病,认为体检一次就等于全身疾患的一次治疗。
1体检并非越多越好
某房地产公司老板张先生,今年40岁,他告诉说,自己每年都会花钱让家人做两次例行体检,每次费用在三五千元左右,今年刚好又有朋友送了一张体检卡,所以就让太太做了第三次体检,“体现爱心”嘛。说这话时,张先生一脸的自豪。
体检中心的医生对说,不少人对做体检有误区,像张先生那样迷信高档体检的人还不少,尤其是一些企业老板或高收入白领。其实,这些人的身体多数没有大病,来体检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患未然。一般3000多元的体检会做得非常全面,包括ct、胃镜、肠镜、心肌酶谱、多普勒、心脑电图等项目。但一般人没必要追求昂贵的影像检查。毋庸置疑,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的准确度比较高,但它们更适用有病灶的病人。另外,脑电图也没必要做,因为脑是最敏感的器官,真正脑有一点点不舒服大都会反应强烈,肯定要上看病,也没必要花冤枉钱做体检。
他还说,还有部分人甚至要求做肿瘤标记筛检,其实这项检查是用来监测癌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拿来做筛检,则容易让人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