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国际保健中心副医师卢震亚说“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仔细询问情况后再制订具体方案,普通体检花费大多在1000元以下。”对于一些高收费项目,比如一次近万元的pet-ct检查,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无死角”地找出所有癌症苗头,因此不建议经常做,经济能够承担的人群最多每年一次即可。
事实证明,“过度体检”不可取。包括透视、x线检查、ct、pet等放射检查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未成年人、孕妇等人群产生的危害尤为明显。
肿瘤指标理性看
体检报告单上的不少指标常令人吃一惊,医生的复查建议更是让不少人担惊受怕。采访中,两位医生都表示,体检报告需要客观看待。
一般来说,很多人最关心肿瘤指标物。需要提醒的是,肿瘤指标物异常无需过于紧张。“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不是。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一定能排除肿瘤。”卢震亚说,肿瘤的诊断需要根据病人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各种影像检查后由医生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肿瘤的最终诊断依据是病理学诊断。“看体检报告,千万不要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担心患了癌症,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卢震亚提醒,如果肿瘤指标显著增高,会打电话告知,建议随访复查、动态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仍增高,到相关专科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卢震亚还提醒,看单项指标的“箭头”也有讲究,如果数值比参考值明显增高,要尽快到相关专科就诊。如果数值比参考值略高一点,就不必太过紧张,但也要重视,短期内要复查,看看指标的变化,如果指标逐渐上升,那也要引起重视。当然,指标仅是参考,任何疾病的诊断都不是指标“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