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体检知识

单位常规检查到底有用吗?

导读:体检是“筛检”不同于“诊断”体检无用论”一体检只能检出一些“小毛病”个案今年6月份,因心肌梗塞突发去世。

没有必要“升级”体检,而是应该规范体检市场。目前甚至还存在过度体检的倾向。比如ct、核磁、胃镜、肠镜等,这些检查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或者在一般体检中发现有某些疾病倾向的人再进行的进一步检查。

体检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个性化”发展。根据自己的家族病史,若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的,应安排相关的检查。根据所处的生活环境,增加必要项目,如长期处在充满灰尘的地方,就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如果靠近机场或充满噪音的地方居住,就要注意听力检查。有抽烟习惯的人,则应注意肺部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

北京市体检中心把体检分为a、b、c、d、e五个档次递增的体检套餐,人们可以选择。不一定每年都要做全套同样的项目,可根据以往体检的情况,选几个有疑问的项目复检。体检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补充新的项目、新的内容,做出新的评价,个性化体检正在成为新的需求。

不过体检个性化之路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在2006年,单位组织体检占到北京体检中心总体检人数的80%左右。在所有参加体检的人群里,选择a套餐的占到58%,选择b套餐的占到21%。也就是说在体检中,多数人是随大流,单位选择什么样的套餐,他就体检什么。只有近20%的比例是个人选择项目参加体检。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