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先生结婚两年仍然不育,但到检查结果显示精液量正常,睾丸也没有发生病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不育的呢?原来,任先生排出的精液里面找不到精子,极有可能是患了梗阻性无精症”,就是输精管道的梗阻让精子无法与卵子结合。
临床数据显示,因梗阻性导致的无精症所占比例较高,大约在42%—48%的水平,也就是说半数无精症病人其实是患了梗阻性无精症。梗阻性无精症如何确诊呢?精液检查至少2次以上,间隔2—3个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对精液进行离心检查。精液量小于1.5毫升、ph酸性、果糖阴性者首先考虑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当精液量少时,还应做射精后尿液检查,以排出逆行射精。
梗阻性无精症到底哪里被堵了?
梗阻性无精症多为附睾梗阻。因为附睾管里能贮存精子,还能分泌附睾液,其中含有某些激素、酶和营养物质,它们有助于精子的成熟。精子在睾丸里产生之后,还需要经过附睾管,进一步成长成熟。然而,急性附睾炎(例如淋球菌感染)和亚临床性附睾炎(例如衣原体感染)等,这些炎症都能造成附睾梗阻,让精子运动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