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泌尿生殖道疾病◆在整个人群中,患有性传播性疾病与未患此病者的无精子症发生率相似,可是前者精液分析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
性传播疾病似乎不影响精子密度,说明不会造成输精管道狭窄或堵塞。性传播性疾病病人一般表现在精子活动率下降,这与附性腺功能的紊乱,尤其是与附睾炎有关。
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常伴有尿道症状,尿道症状包括尿痛、血尿、尿急、排尿困难、尿频等。这些患者精液质量经常异常,尤其是精子形态和活动率较低。有泌尿系统症状的病人中,有27%的人前列腺液化验结果异常,或者精液细菌学,或生物化学检查异常,说明其中一部分人患有附性腺炎症。
◆三、长期用药影响◆这里的长期用药是指那些可能对生育产生影响的药物。此类患者中无精子率显著较高,然而精液异常比例并不显著升高,这证实一些药物对精子发生有抑制作用,但并非长期完全抑制。如各种细胞毒及抗肿瘤药物、某些磺胺药等。
◆四、其他系统疾病◆青春期前后发生腮腺炎可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生率增高,并可伴有较高的异常精液的可能性。青春期后发病者,精子密度明显低于未发病或青春期前发病者。腮腺炎患者中仅有4.4%的人合并有睾丸炎,多发生于青春期后。睾丸炎,特别是双侧睾丸炎显著影响精液质量,可导致无精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