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标志物

导读:体内fas/fasl基因的突变导致无法传递凋亡信号,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积累和自身抗体产生,进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标志物

1.2ⅰ型ifn系统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sle患者体内ifn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及相应的编码蛋白普遍上调。提示ifn信号增强是sle的一个重要标志。

baechler等〖5〗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在sle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23个ifn诱导基因显著性高表达,而且这些基因的高表达比抗dsdna抗体更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rozzo等〖6〗在对sle小鼠模型nzbxb6f1的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中发现,ifn诱导表达的ifi202可能是sle易感基因,并认为ifi202有望成为治疗sle的候选药物靶点。此外,用重组ifn?α治疗hepatitis感染,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时常出现抗核抗体、抗天然dna抗体,甚至出现类sle综合征〖7〗。这些结果都提示ifn信号通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

ronnhlom等〖8〗认为ⅰ型ifn系统在sle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感染诱导产生的ⅰ型ifn能刺激机体产生b细胞,这种b细胞能够分泌抗凋亡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第二阶段核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复合物组成了内源性ifn?α诱导物,不断刺激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活化产生ifn?α,形成恶性循环,维持自身免疫性t、b细胞的持久存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