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如何早发现?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受到来自母体抗体的保护而发病较少,到4岁时大多数儿童已受感染,所以很少引起腹泻。目前认为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一口途径,造成传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者,托幼单位常有水型及食物型暴发流行,接触传播也广泛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因轮状病毒的保护抗体有血清型特异性,故有的患儿可出现反复感染。
本病常发生在秋末冬初,潜伏期1一3d,起病急,早期有低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儿病初即发生呕吐,然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的增多和大便的形状改变,大便每天10次左右,有的可达数十次。大便呈黄色或浅黄色,量多,有时为白色水样便或者蛋花汤样便,戮液少,无腥臭味。患儿常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症,如精神差、烦渴多饮、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此外,有大量文献报告了轮状病毒肠炎胃肠外损害的病例,主要有脑炎、心肌炎、肝炎、肾脏损害、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本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提倡饮食治疗和液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