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不少研究结果昭示mcclintock效应的正确性,但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并不存在明显的经期同步现象,加上多年以来对于它的成因一直无法确证、后续对研究方法的指摘、进化意义的不明,都给mcclintock效应的正确性打上了问号。
疑问一:神奇又神秘的费洛蒙,我拿什么来嗅你?
在形形色色的经期同步研究中,我们可以轻易捕捉到一个关键词&&费洛蒙,它被认为是mcclintock效应的主因。
费洛蒙其实是信息素(pheromone)的音译,也称外激素。1959年,德国生化学家peter karlson和瑞士昆虫学家martin luscher共同创造了这个词,并把它定义为由一个个体分泌到体外,被同一物种其他个体接收并影响它们生理或行为的物质。
信息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性信息素。许多昆虫都会释放性信息素吸引异性,某些兰花还会模拟雌性黄蜂的性信息素来吸引雄蜂为它们传粉。目前很多研究都认为性信息素的识别主要与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vno)有关,而非通过嗅觉上皮识别。许多哺乳动物都有犁鼻器,如大象、鼠等,它们的行为也被证明会受到信息素的影响&&但是,人类没有犁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