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
1。患儿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直接吹风。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
2。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
3。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治疗。
4。积极预防并发症。麻疹的常见并发症是肺炎、心血管功能不全以及喉炎、脑炎等。
2、猩红热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3~4岁居多。
临床表现
皮疹最早见于颈部、上胸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而后遍及全身,小儿全身会变得通红,像是日晒过度。皮疹一般为充血性鲜红色鸡皮疙瘩样细密的丘疹,在皮疹之间几乎看不到正常皮肤。面部一般无皮疹,口鼻周围无充血,呈典型的“口周苍白圈”。发病时,咽峡部红肿,扁桃体上可有片状黄白色渗出物,舌背味蕾突起形似杨梅或草莓,称“杨梅舌”或“草莓舌”,这也是猩红热的特征之一。出疹时伴随39℃左右的高烧,1周后红疹子变成斑块,慢慢消退。疹退时体温下降,可见大片脱皮,并感到瘙痒,但无色素斑痕。猩红热可侵袭邻近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炎症以及中毒性心肌炎、风湿病、肾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