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易引起儿科疾病及如何预防措施
地震后有些疾病成年人及儿童都可能得,但有些病儿童发生的较多些。地震后生活环镜,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状态从而得以改变。产生水源污染,导致传染病发生。
第一类,对孩子来讲,最常见的疾病是肠道疾病。
如甲肝、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这一类肠道传染病在预防方面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关键。
1、甲型肝炎是很常见的,水源或者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以后,儿童吃后会产生疾病。一般发病年龄是1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症状是发烧、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同时有恶心呕吐。少数儿童表现出黄疸,巩膜发黄,小便发黄。体症上来讲有肝肿大、肝区疼痛。儿童的大便,尿液或唾液都可有病毒排泄出来,有可能传染他人,是需要隔离的。一般主要是儿童的排泄物及饮食用具,(饮食用具需要注意消毒)采血化验的话肝功能异常,血的胆红质要升高,隔离期40天,对于没有患病的儿童以及接触者可打甲肝疫苗预防。
2、痢疾是比较常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饮用了被痢疾杆菌等污染的水,食物,或是接触了病人的排泄物。苍蝇是传染的媒介,吃了苍蝇碰触过病人的大便又碰触食物也是可以传染的。痢疾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左下腹压疼,大便经检白细胞涌满视野,同时有红血球,还有发烧症状。有的儿童由于抵抗力低弱,有可能是形成中毒性痢疾,症状很重,比较危险,需尽快治疗,这种现象要及时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