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在冬末、初春季节,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90%患儿年龄<10岁,高峰为6~9岁,但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潜伏期10~21天,一般两周左右。
三、水痘的诊断
中医诊断水痘一般据发病和皮肤出色淡浆稀痘的特点,即可诊断。宋。张李明《医说》谓水痘“其疮皮薄如水泡,即破易干,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如水浆者,谓之水痘”。
临床表现
1、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前驱期。皮疹特点①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型、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3~4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2、重症水痘多发生在恶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病儿,出疹1周后体温仍可高达40~41℃。皮损常呈离心性分布,四肢多,水疱疹有脐眼,偶为出血性,在第1周末可发生暴发性紫癜,伴有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