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6岁的小女孩闫淳琳不幸患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已经32岁的母亲范女士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用这个孩子的脐带血为女儿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中心产科,范女士顺利地生下了一个6斤6两重的健康女婴。这个可爱的小生命给给7岁姐姐带来了生的希望。
6岁女孩突发血液病
8岁的闫淳琳正在床上输血。一个大口罩遮住了她大半边脸,只露出一对俏皮可爱的眼睛。“她现在一点小病都不能得,为了防止感染病毒或者感冒,医生要求她必须戴着口罩。”34岁的闫海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心疼地说。
2006年10月20日,女儿连续发了三次高烧之后,脖子上出现了一些红色斑点。当时医生就通过血常规发现血液异常,转到小儿科确诊。第二天中午,结果出来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神情严肃地告诉闫海,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随时有可能死亡。
医生告诉闫海挽救孩子生命只有两个方法一是保守免疫性治疗,也就是为孩子使用药物治疗。第二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需要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为了不让孩子受苦,闫海选择了保守性治疗。可是3个月之后,没有任何效果。在没有合适造血干细胞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输血小板和红细胞来维持孩子的生命。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花去了接近40万元,这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加艰苦。“没办法,能换钱的东西都换钱了,为了孩子只能这样了。”闫海含着眼泪对说“女儿也知道我们不容易,今年正月十五那天跟奶奶说,别给我输血了,爸爸妈妈太苦了,让我死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