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汁和肝泥都是好选择
缺铁性贫血对于宝宝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明确的。这类宝宝一般表现为口腔黏膜苍白,尤其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黏膜苍白最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为体力差,易疲乏、不活泼、不爱动、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生长发育缓慢。大一点的宝宝还可能告诉家长头晕、耳鸣。长期缺铁可能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带来异食癖、口腔炎甚至认知功能损害等问题。另外,肠道在缺铁时,会无形中增加对铅、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吸收,一加一减,问题更多。
要预防缺铁性贫血,最简单的当然是“食补”。准妈妈从孕期就要注意预防缺铁性贫血,值得提醒的是,要预防这个问题,在摄入不超量的前提下,多吃红肉比吃什么红枣、红豆更直接有效。而对于小宝宝来说,前6个月通过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铁,基本能满足其需要,重点在于辅食的添加。对此,戴家振给了一个“阶梯式补铁方案”。
4个月起,家长可以在不影响乳量的同时,适当喂宝宝一些橘子汁,促进铁的吸收。4-6个月时,家长应该首先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专门的婴儿高铁米粉。6-9个月期间,还可依次添加肝泥、肉沫,补充血红素铁。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则可以通过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及鱼等含铁量丰富、吸收率高的食物来进行补充。植物食品如菠菜等,虽然含铁量不低,但吸收率低,所以不作为主要推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