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皮肤性病

除痤疮应清上畅下

导读:”据此,中医治疗痤疮以清上畅下,清宣肺胃之热为主,临床以《医宗金鉴》中的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味治疗效果较好。

痤疮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多由嗜食辛辣炙爆、膏粱厚味之品,加之不慎起居,情志郁闷,致使湿热内生,复感外邪,血络郁滞,皮脂瘀结不散所致。

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认为其多与肺脾二脏有关。如《外科正宗》说“粉刺属肺,齇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据此,中医治疗痤疮以清上畅下,清宣肺胃之热为主,临床以《医宗金鉴》中的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味治疗效果较好。

18岁的男孩小彭,面部起疙瘩痒痛两年,面颊和前额可见密集的毛囊性红色丘疹,并有高梁粒大小的结节,眉弓和鼻翼处脂溢明显,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诊断为痤疮,法以清上畅下之枇杷清肺饮加减。服药15剂,临床治愈。

基本方枇杷叶30克,桑叶3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薏苡仁30克,桔梗10克,蒲公英30克,大黄6克,白芷10克,皂角刺10克,丹皮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

方解方中用桑叶、枇杷叶、银花、连翘上清肺胃热毒。黄柏、薏苡仁、蒲公英、大黄、白花蛇舌草利下焦湿毒。生地、丹皮清热凉血。白芷、赤芍、皂角刺散结祛瘀。诸药共具清上畅下,解毒散结,推陈致新作用。加减舌苔黄腻者,为胃肠有湿热,可加茵陈、藿香、佩兰等清热化湿浊。大便干结者,为肺胃气机升降失畅,可加火麻仁、瓜蒌仁、草决明、莱菔子等以通腑泄热。有脓者为热已化毒,加地丁、夏枯草、野菊花等清热解毒。有结节、囊肿者为痰湿阻滞,可加郁金、夏枯草、皂角刺、丹参、大贝母、白芥子等行气化痰散结。皮损瘙痒者为兼夹风邪,宜加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面部油脂分泌较多者,可加生山楂、泽泻、槐花等减少油脂分泌。有失眠者为阴虚肝旺,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