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探索乙肝治疗的长期战略

导读:2%,我国患乙肝的幼儿中有22-50%的母体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的垂直传染成为攻克肝炎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探索乙肝治疗的长期战略

乙肝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经过调查许多肝病患者,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有乙肝病史的家庭内得病概率比普通家庭多25.2%,我国患乙肝的幼儿中有22-50%的母体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的垂直传染成为攻克肝炎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乙肝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当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当外界条件成熟,可突然爆发,而且具有不可抑制性。

不久前举行的2009第三届巴黎国际肝病峰会上,肝病专家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积极治疗作用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在停用干扰素后仍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疗效,更有一部分患者实现了体内血清表面抗原的清除,即乙肝表面抗原(澳抗)转阴。

会议期间,专家在《乙肝的自然病程以及治疗后的长期疗效》的专题演讲中介绍,一项有全球67个研究中心参加的大样本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长效干扰素派罗欣治疗48周后,停药半年时e抗原转阴率达32%。其中54家参加了随后的随访,随访至一年时发现,这部分患者中86%的人仍保持e抗原阴性且e抗原转换率提高到42%,这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结束后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此外,随访结果还显示,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的乙肝患者停药后,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也是逐年上升的,其中e抗原阴性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澳抗转阴率)在停药时为3%,此后随停药时间延长不断提高,至随访2年、3年、4年时分别达到6%、8%、11%。对慢性乙肝自然病程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医学界越来越关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的长期疗效,包括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因为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意味着实现机体的免疫控制,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持久控制,使得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下降,患者生存率提高。以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慢性乙肝治疗之所以有持久疗效,是因为干扰素具有双重抗病毒机制,它不仅可以直接抗病毒,减少病毒复制,还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即可使宿主通过持久的免疫来控制病毒感染。廖运范专家说,追求乙肝治疗停药后的持久疗效,实现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国际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趋势。

不过专家也指出,并非所有慢性乙肝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后都能取得满意疗效。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年轻、初次接受治疗、病毒载量低、转氨酶水平高、没有明显肝硬化的患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