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方表示,患者进入监护室前,家属会获得一份《病情告知书》,上面详细列举“可能要做的某些检查”,而雷旭本人已签字同意该告知书。
针对这一情况,咨询儿科副医师兰和魁。他表示,在签署类似文件时,家属有不明白的项目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如果时间允许且没有紧急救治任务,医生也应该向家属详细解释。
广东中泽律师事务所周玉忠律师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判断该儿童医疗中心对新生儿的检查项目是否合法,主要在于其检查是否符合诊疗规范,而这个判断只能“由专业医生说了算”。
临床路径越绕越“长”?
出生不到一周的宝宝接受繁杂的检查,家长莫名其妙,也有无奈。该医疗中心黄透露,即便存在一些没必要检查的项目,医生也无权将这些项目从套餐里面剔除。
兰和魁告诉,的套餐检查是根据“临床路径”制定出来的。所谓“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目的在于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今年1月起,此模式在部分省和展开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