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首先是临床症状,根据向病人询问的临床症状,例如月经的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有无经量增多)、便秘、不孕、白带过多等等症状进行初诊。
然后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有经验的医生会通过触诊发现子宫增大、在子宫上出现结节,就能判断可能患有子宫肌瘤。
第三会通过辅助检查,通常用b超可以判断是否长有子宫肌瘤,以及肌瘤生长的部位位置。如果对b超结果有怀疑的,可以选择彩超,最好是用核磁共振确诊,因为有核磁共振能非常清楚检查出肿瘤生长的位置、大小,和子宫内膜的关系,是否会否影响怀孕。
什么是子宫肌瘤的症状?
(1)月经紊乱。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不乱,但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另外还会根据子宫肌瘤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例如肌壁间肌瘤会经量增多。粘膜下肌瘤表现为经期延长和淋漓不断的阴道流血。而浆膜下肌瘤比较少引起月经症状。
(2)引起包块和压迫症状。子宫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压迫症状,如果压迫膀胱,就会出现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如果压迫到直肠,就会出现便秘,或者出现便意感而排不出大便。如果子宫肌瘤长到一边,压到一侧的坐骨神经,患者会出现下肢的麻木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