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前列腺炎的研究取得了某些重要进展,尤其是采用现代诊断技术更容易发现病原微生物,前列腺炎的诊断和分类已经重新确定,临床特征被充分描述。出现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新发现,这将会使前列腺炎患者得到更好的医治。
前列腺炎的科学分类不仅有利于对疾病的研究,也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断及有针对性的治疗。
传统的分类方法是
以细菌培养“四杯法”为基础,将前列腺炎划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四个类型。
以上分类方法尽管已沿用了多年,由于不够精确而影响了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现代医学提出了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概念,是指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以及多种非前列腺疾病,如膀胱颈部病变、间质性膀胱炎、精囊疾病、尿道疾病等引起的一组常见的临床疾病,由于它们具有与前列腺异常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而将其归为一类疾病。这一概念的出现拓宽了该病的范围,使许多学者开始重新考虑对前列腺炎的认识。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过去综合分类的基础上,对前列腺炎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在流行病学、病原学、病理发生学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新的前列腺炎分类及其临床特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