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一些无关的捐赠者的精子中也存在着同样的构造,该构造与小鼠精子中存在的包装模式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
因此,在开放构造中的dna区域要比紧密构造中的dna区域更易受到毒素(如香烟烟雾或某些抗癌药物)的侵害。这也可能意味着,引发精子遗传损害的任何可能都会对胚胎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此项发现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跨物种之间的繁育几乎无法成功。两个物种之间的“锁”和“钥匙”无法匹配,因此要孕育出后代就无法实现。
虽然有一些特例,如马和驴也能孕育后代,但由于其精子和卵子的“签名”不能匹配,导致胚胎的发育不正常,因此孕育出的后代也几乎都是不孕的。
研究人员认为,同样的机制也必定在人类的进化进程中发挥了作用。在人类的古代历史中,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存了数千年。
这两个密切相关的物种间的性行为是无法排除的,但没有证据表明,在我们的dna中有任何这种交配的残留物。虽然他们之间可能曾有过后代,但这些后代都无法存活太久。即便这些后代活了下来,他们也无法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