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为何会“伤肺”
气象上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阴霾天和地理位置、气候有比较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湿度大的地区更容易出现阴霾天气。”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潘小川专家告诉,在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长江、黄河、淮河流域,阴霾天气更为常见。据统计,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年日数均超过100天。
阮清鸳补充认为,大气污染也是导致阴霾的重要因素。“阴霾天气时,空气中会悬浮一些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等各种盐类,有机气溶胶粒子和汽车废气等。”而在潮湿空气中,颗粒物流动性差,不易散出,易被人体吸收。进一步指出,这些颗粒物可能直接黏附在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从肺癌发病的特点便可见一斑。”支修益说,近年来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肺癌的发病是城市高于郊区,郊区高于农村。越城市化、工业化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就越高。究其原因,和城市建设中的有害致癌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铅等以及汽车尾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都密切相关,在霾中潜伏的这些物质都能直接诱发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