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饭只吃粗粮。有些人听说吃粗粮好,就很少吃米饭和白面,而是长期顿顿饭单一地只吃粗粮。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有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粗粮虽好,但也要适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粗粮在我们每天的饮食中最好占到20%—30%。美国相关机构推荐的量更多一些,可以占到一半左右。每天至少吃100克粗粮,至少保证一顿饭吃粗粮。顿顿饭只吃粗粮的人毕竟是少数,只有每天摄入50克以上膳食纤维,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所以一般人日常食用的粗粮很难超量。更普遍的问题是,我国大多数人粗粮的摄入量不足,所以可以放心地多吃一些。
此外,还要讲究粗细搭配。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这样“粗细搭配”,吃起来口感也更好。早中晚吃粗粮最好有所区别,比如早上喝粗粮豆浆或粗粮粥,中午吃“粗细搭配”的主食,晚上可以吃点好消化的粗粮粥。
吃粗粮的品种过于单一。说起粗粮,人们最常吃的就是小米、玉米和红薯。如果长期只吃这几种粗粮,品种过于单一,会影响营养均衡。制作粗粮食品要尽可能将多种食材混合烹调,以丰富营养。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就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营养价值高,因为这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粗粮融入三餐,比如早上喝五谷豆浆(包括黄豆、燕麦、小米、紫米等),中午吃一段蒸玉米,晚上喝八宝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做到粗粮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