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体检知识

让英才远离过劳死

导读:“体检化验查不出明显的病状,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

让英才远离过劳死

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因素。为什么知识分子英年早逝悲剧频频上演?除了遗传、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外,生活方式是否科学极为重要。医疗保健研究表明,睡眠规律紊乱、休息和闲暇时间很少或没有、饮食习惯多变、家庭生活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疲劳淤积,严重的可能导致“过劳死”。有关资料显示,吸烟、酗酒、缺乏锻炼、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肥胖、紧张和滥用药物等行为或接触化学毒物等都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早死。知识分子群体,因为工作关系,容易忽视科学生活,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等都是潜在的健康“杀手”。

狙击“过劳死”,我们如何应对?

很多国家将“过劳死”作为一种工伤。因此,我国也应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并尽快出台相应措施,防止高强度的劳动对人造成伤害。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但“过劳死”不在其中。社会学系专家夏学銮表示,在当前“过劳死”进入立法程序尚有困难的情况下,应当多提醒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从精神和物质上进一步照顾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

长期以来,我国的健康教育比较落后,不重视健康教育,尤其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广大国民的保健意识也十分淡薄,甚至缺乏必要的保健常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国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已刻不容缓。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