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除了精子数下降,活动精子的比例和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分别为每年下降0.6%和0.5%)。
据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科学家森田昌敏介绍,在全国范围内对精液性状(包括数量、精子运动能力、精巢重量及功能等)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精子的运动能力,较过去显著降低。对交通事故死亡者的解剖结果表明,近20年来精巢重量也有明显变化,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的精巢最重,以后有所减轻这有可能是精液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国内情况令人担忧
1997年,有科学家采用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卡尔森报告中的数据,发现精子数量下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欧美,在非西方国家不明显。
然而近年的报道却反映出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市第二生殖助孕中心的统计,市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50年前的1亿至2亿个,减少到了目前的6000万至1亿个。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在接受志愿者捐献精子时也发现,只有20%的捐献者精子能通过严格检验。在最早有意向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捐献精子的700多名志愿者中,85%以上都是在校大学生,多数人精子不合格,主要表现为精子少、存活率低、活跃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