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脾虚湿困
主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状,阴部不适,痒痛,小便短少,神疲乏力,口淡无昧,纳少便溏,舌淡脉细缓。
分析本证多由牌虚失于运化,水湿内停,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所致,故见带下量多质稀如水样。湿邪浸渍郁久化热,肌肤失于气血濡润,故有阴痒,阴痛不适。脾虚湿困则小溲不利。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故神疲乏力。脾虚运化失职故口淡无味,纳少便溏。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外阴阴道奇痒、白带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粘附在阴道壁上。
2.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
具备第一项可诊断,具备第2项可确诊。(于德春.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第1版.辽宁科技出版社.1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