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
带下病,阴痒。
定义及释义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及其它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在治疗无效或经常复发的阴道炎患者中常可分离出这类霉菌。临床上以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阴部瘙痒、灼痛等为主要表现。最适于霉菌繁殖的阴道ph值为5.5。
病因
西医病因
霉菌性阴道炎的易患因素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致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致使霉菌繁殖引起感染。此外孕妇、糖尿病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严重的传染病,消耗性疾病,缺乏b族维生素等也成为本病的易感人群和好发因素。
流行病学
非孕妇约10%,孕妇约50%携带霉菌。
病机探微
本病形成系由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带脉之伤所致。此外尚可因摄生不慎,洗浴用具不洁,感染湿毒,直犯阴器,侵于任带二脉,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秽液下流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