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足癣的发病机理已经搞清楚,外用抗真菌药品种很多,而且疗效相当满意。但为什么许多患者疗效不理想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未根据手足癣的不同皮疹表现来正确选用外用药剂型。
手足癣是指皮肤癣菌感染掌跖、指(趾)屈面、指(趾)间、掌跖缘及足跟皮肤而致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香港脚”。临床上又以足癣最为常见。手足癣皮疹主要表现为水疱、鳞屑、红斑、脓疱、浸渍、糜烂、渗出、角化、皲裂,常伴瘙痒。表现为糜烂、渗出、皲裂的皮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手足癣皮疹的不同表现,手足癣可分为3型,即水疱型、浸渍糜烂型、鳞屑角化型。当然分型不是绝对的,3型可兼而有之或交替出现,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季节可表现为不同的类型。
水疱型好发于掌跖、跖缘或指(趾)间,皮疹表现为针头至绿豆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发亮而紧张,不易破溃,水疱亦可相互融合成大疱。疱液清亮或淡黄,有明显的瘙痒和灼热感,撕去疱壁基底呈蜂窝状及鲜红色糜烂面,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周围绕以红晕,自觉疼痛。水疱干涸后可形成棕黄色痂屑或呈领口状脱屑。过度搔抓可继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易引发癣菌疹,即在远离病灶部位发生许多丘疹或水疱。此型可选用治癣药液湿敷和治癣药膏交替治疗。如选用1∶2000醋酸铅溶液、稀释10倍后的聚维酮碘溶液、中药土槿皮煎液、藿香浸液(藿香30克、黄精、大黄、白矾各12克、醋1000克)湿敷患处15~30分钟后,再选用1%~2%克霉唑软膏、咪康唑霜、联苯苄唑乳膏(凝胶)、盐酸特比萘芬软膏、环利软膏(环吡酮胺)中的一种外搽患处,每日1~2次。水疱干涸后可改用癣药水,如克霉唑癣药水、益康唑癣药水,或与上述抗真菌药软膏(乳膏、凝胶)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