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皮肤性病

银屑病的研究要重视防治结合关于防治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导读:然而,科学地分析银屑病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抓住阶段性的研究重点不断地推进研究进程,则有可能缩短解决银屑病的时间。

银屑病的研究要重视防治结合关于防治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3.2对银屑病情进行监测

目前,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可以建立自愿的哨点网络,统一要求,制订调查表,收集资料。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考核防治效果,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3.3探索银屑病病情严重转归的原因

银屑病患者中寻常型占绝大多数,而脓疮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很少。再者,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缓解和复发的时间及病情的最终转归等,均各不相同。那么,这些差别是固有(内因)的还是环境因素(外因)引起的?内因和外因中哪些因素是最重要?能否对这些重要因素加以干预或控制?我们希望和建议,能对这些宏观上的问题进行有组织、深入地研究,比如采用病情轻重不同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找出暴露的危险因素,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和控制,旨在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缓解和复发时间,控制病情的加重,减少医源性伤害。除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外,还应给予心理上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照料。这符合“医学目的”的优先战略。

3.4重视对现有药物特别是中医中药的评价

前已述及,对于银屑病来说,国内的现状是新药研制的能力不如改善治疗学的潜力更大。在现有药物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目的的研究大有可为。雷公藤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或植物药在抗银屑病方面有很好的前景,也是抗银屑病药物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部分。目前国内用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处方及中成药类很多,但比较、筛选和评价这些处方和成药的研究甚少,关键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来进行这一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我们希望皮肤科学界能重视和开展这方面临床研究工作,以筛选出疗效肯定和安全的中药方剂和成药,在全国推广、使用,造福于银屑病患者。在充分掌握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知识的前提下,对现有药物进行设计和实行药物的联合、顺序、交替及间歇等疗法,是现实条件下能很大程度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应加以重视和加大研究力度。另外,医生在实施治疗方案时,应遵循最大的疗效、最小的危险、最少的花费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由于银屑病有病程长、易复发、需长期和反复用药及对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的特点,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和给药的个体化研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探索,以科学态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证治疗质量。3.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生活方式)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