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喉狭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26岁。病因车祸7例、刎颈3例、刀砍伤4例、气管切开术后2例、先天性2例。病程15d~5a,平均1.8a。狭窄部位声门8例、声门下3例、声门及声门下5例、声门下及气管近端2例。狭窄形状蹼状4例,部分环状狭窄7例,长条形狭窄3例,混合性4例。软骨塌陷、支架破坏8例。狭窄程度ⅰ度10例,ⅱ度5例,ⅲ度3例。术前行气管切开术的6例。
1.2手术方式根据狭窄部位、程度及形状采用以下2种方法。
1.2.1声门重建术对单纯声门瘢痕狭窄,采用喉裂开、切除瘢痕组织,粘膜下切除一侧杓状软骨,粘膜下切除部分声带组织、缝合,并将声带外展,放下t形硅胶管。对先天性喉蹼及声带不完全闭锁,在支撑喉镜下用喉显微刀及微波切除喉蹼、分离闭锁的声带,放入合适的t形硅胶管。
1.2.2喉气管成形术对声门及声门下型均有瘢痕但无软骨缺损者,采用喉气管切开、粘膜下切除瘢痕组织,“z”形缝合粘膜,放入t形硅胶管。如软骨向内塌陷所致的狭窄,松解瘢痕,将软骨向外复位,放入t形管。如声门下及气管近端均有瘢痕,可纵切瘢痕作栅栏状松解,以扩大气道,放入t形硅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