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还要使得顺手
在选择指南的时候,其顺应性即能否在临床顺利实施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顺应性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状况、医疗政策,患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受教育程度等。以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为例,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是长程术前放疗+同步化疗。依据这种方法,患者需要首先接受1个月的放疗,随后等待6~8周,才能接受手术。等待时间长且治疗总费用高达4、5万元,因而在中国的治疗依从性较差,此前的调查显示其在我国的总体接受率不足6%。可见,这并不适合现阶段在国内推广。
为改变这种现状,寻找适合中国患者的替代方案,中国抗癌协会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我们的方案。依据这种方案,患者术前放化疗加等待的时间一共是一个月左右,平均治疗费用约12000元。实际应用显示,在患者中接受率高于60%。当然,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是否相当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我院新辅助放疗的情况是61%选择中国方案,9%用标准方案,其余未做。经跟踪随访,中国方案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7.9%,5年无病生存率76.2%,5年总生存率77.2%,与标准方案的治疗效果相当。
总之,医生在选择指南作为临床依据的时候,应该全面了解该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思考它能否被你的患者所接受。在没有本土指南作为依据时,各种指南的中文版及中国改良版若更多考虑了我们的本土因素,可能更适合我们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