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感染
(一)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
沙眼衣原体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用普通细菌的培养基难以生长。因此对患者的前列腺液和精液及尿液培养很难找到该菌。poletti等对3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尿道分泌物衣原体培养阳性)作经直肠穿刺前列腺组织衣原体培养,10例(33%)从前列腺组织细胞中培养出衣原体。因此考虑衣原体可能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但是,也有学者否认衣原体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berger等对34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及对照组50例进行尿道拭子和前列腺按摩液衣原体培养,结果无一例分离出衣原体。同样,doble等研究了5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免疫荧光技术在尿液中检测到衣原体1例(2%),在前列腺组织中无衣原体检出,而且对前列腺组织的培养亦未见衣原体生长,因此认为不能将衣原体作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直接病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人开始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衣原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abdelatif等用原位杂交技术发现23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7例(30.4%)可在前列腺组织中找到衣原体dna,并认为衣原体系该病病原。mutlu等对照研究了55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和33例普通患者的尿液及前列腺按摩液,发现衣原体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25.4%(14/55)和6%(2/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68)。对衣原体抗原阳性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抗衣原体治疗,10d后临床治愈率达80%。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认为衣原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可能不是其致病的唯一因素。
(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