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鲜不要贪贵,混酒的稀释作用不能忽略
目前,食品造假、在食品加工中违法使用化工品的现象仍未杜绝,特别是一些高档餐馆、豪华娱乐场所,常常存在更多的饮食安全隐患,假名酒,伪劣珍奇食物屡见不鲜。
一些需要泡发处理的海产品,如鲨鱼翅、海参、鱿鱼、鲍鱼等价格较高的食物,往往含有非法使用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仅能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还能提高产量。同时,这类化学物质还有防腐作用。虽然不少人相信“深海产品,污染少”的宣传,但“来自深海”并不能防止这类食物在加工、贮存及制备中引入的危害隐患。
现代饮食中的很多危害因素并不是原料本身固有的,往往是加工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为了延长保鲜期、消除不良气味、改变质地色泽、增加体积或是假冒某种珍贵食物等,而使用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或有害化学品对原料进行处理,导致了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过高。
因此,即使是在高档的豪华场所,面对珍贵食物,也要铭记“杂食多样,稀释危险”的原则。不能因为食物高档、珍贵,就可以放纵地“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