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殃及池鱼,吃鱼究竟有多大的风险?吃鱼的什么部位更安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专家发现,食用部分鱼类的腹部和尾部的肉会带来致癌危害,吃鱼背部的肉风险相对较低。
不同部位鱼肉,毒害物质含量不同
环境污染导致水污染影响鱼类,怎么吃鱼才能降低风险?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据介绍,脂肪酸中有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须的,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促进婴儿的脑和视网膜组织发育。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这类脂肪酸,必须从日常膳食中摄取,鱼类是人体获取这类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可是,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释放到环境,进入水体并被鱼体吸收。因此在人们吃鱼时,在获得有益脂肪酸的同时也有摄入污染物的风险。
不过,有害物质并不是平均分布在鱼体内,不同部位含量不同。专家解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喜欢”脂肪――溶于脂类物质,由于不同部位的鱼肉中脂肪含量不同,所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鱼体不同部位的分布就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