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紫绀型先心病较轻的病例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仅在体检时会发现有心脏杂音。重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常有喂养困难、呕吐、营养不良、易疲劳、气急等情况,在哭闹时也可以出现“紫绀”。此外,患儿还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反复患感冒和肺炎,易咳嗽,并且容易合并心功能衰竭。随着病情进展,肺动脉压逐渐升高时则会出现较明显的“紫绀”。
刘迎龙专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上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时到进行检查。较简单的先心病经心电图、x光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如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则需要到心血管专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抓住时机
早治早放心
有家长认为,先心病孩子要等大些做手术才安全。对此,刘迎龙表示,何时进行先心病手术,要视患儿的实际病情而定,而不能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而定。有的先心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甚至会失去手术治愈的宝贵时机。
“当然,年龄小对手术的耐受性是相应差一些,手术的危险性也大一些,但是如果心脏畸形复杂或病变严重,可导致血液循环紊乱,引起心肺功能损害。随着年龄增大,心肺功能的受损也逐渐加重,即使以后心脏畸形可以通过手术得到纠治,但受损的心肺组织的功能已难以恢复,即使手术成功也达不到治愈的目的。另外,有些重危病儿由于手术不及时,还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