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资讯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儿科

专家小儿先心病没有想象中可怕

导读:7%这个数字的确令人揪心,但刘迎龙专家也同时希望通过本刊向先心病患儿家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小儿先心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专家小儿先心病没有想象中可怕

新生命的到来,本应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但对于先心病患儿的家庭来说,孩子的疾患却像是遮住太阳的乌云。2007年,以小儿心脏中心刘迎龙专家为首的课题组首次开展了关于北京市户籍人口先心病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活产先心病患儿约占所有出生婴儿的6.7%这个数字的确令人揪心,但刘迎龙专家也同时希望通过本刊向先心病患儿家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小儿先心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它不但可以有效预防,而且绝大多数可以得到有效治愈。

及时发现

做好“三早”第一步

“我们常说,对待疾病,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原则,对于先心病,同样如此。”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脏方面的异常呢?

刘迎龙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青紫型先心病和非青紫型先心病。

青紫型先心病的重症患儿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面部甚至全身皮肤发紫(即“紫绀”)、喘憋、气促、精神萎靡、不肯吃奶、反应低下,反复出现心功能衰竭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生存期通常难以超过一年。较轻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儿,初期“紫绀”不明显,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紫绀并逐渐加重,常常在口唇、指/趾甲床、耳垂及鼻尖等部位明显,并逐渐出现指/趾端膨大(即“杵状指/趾”)。吃奶或哭闹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突然晕厥、抽搐。较大的孩子会说自己头痛、头晕,在行走或游戏时常常主动蹲下休息片刻。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