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龙专家还表示,随着小儿先心手术治疗策略的不断创新,有的疾病的手术适应症也在扩大,以往在国际上普遍认定的手术适用范围变大了,这就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了康复的希望。而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也改变了某些手术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像大动脉调转手术,通常认为手术最佳年龄应小于6个月,国外报道多认为,如患儿大于6个月,则不宜根治。而我国先心病患者确诊时,往往早已超过6个月大,已经错过了传统的最佳手术年龄。针对这一国情,我们率先在国际上提出诊断性治疗策略,逐渐扩大了大于6个月的大动脉转位患儿的手术适应症,使复杂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让许多既往被认为已经丧失手术时机的患儿获得了新生。”
最后,刘迎龙补充说,一些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外科手术和介入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帮助许多复杂先心病患儿改善症状,同时减少外科手术次数,从而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降低了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