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卵巢没有排卵,也就不能同时分泌雌、孕两种激素,那么子宫内膜只受一种激素即雌性激素的刺激,内膜不断增生,由于没有孕激素与之对抗,内膜增生时没有致密坚固的支架做支撑,组织非常脆弱、血管增长过多,很容易发生部分内膜自发性破溃出血,出血后内膜开始自行修复,一处未补好而另一处又出现自溃出血现象。
待雌性激素撤退时,整个子宫内膜又开始脱落,真正的月经又来了,由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使子宫内膜不易自行修复。子宫内长期存在的大量破碎的内膜激活了血管内纤维蛋白溶酶(一种溶血物质),它使修复血管破口处的血小板也同时被溶解,这就使破损部位不易形成血凝块,血管无法被堵住,进一步加重了出血。此时正常的秩序被打乱,子宫里内膜脱落此起彼伏,溶血与凝血相互对抗,一片混乱景象。表现在患者身上就是阴道出血没有一定的周期,行经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淋漓不尽,有时大量出血。这种情况医学上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女性。
2.假如卵巢有排卵,但排卵后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对子宫内膜的增生缺乏后续的支持,造成子宫内膜只受排卵前雌激素的影响而有少量的增生,后期增生尚未达到应有的厚度,雌、孕激素便早早撤退,内膜因缺乏雌、孕激素的支持而提前脱落,这就形成经血过早排出,但出血量不是很多。这种月经周期缩短的表现,临床称月经频发。这种情况称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排卵性月经失调,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