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属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曾对药疹进行过深入研究的药剂科副药师徐雁介绍说,药疹可以是皮肤单纯的局部反应,也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全身性的并发症。徐雁指出,药疹虽仅见于皮肤表面,但其实质属于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可伴有肝脏、肾脏、血液、胃肠功能异常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引起死亡。临床医师和药师对药疹绝不可等闲视之。
药疹发生机制分为两类
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大类。
变态反应多数药物引起的药疹属于此类反应,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或复合抗原引发的变态反应。这种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可发生于常用剂量,也可发生于很小剂量。有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大分子物质,本身可以作为全抗原引起变态反应,但更多药物为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半抗原,需在体内与大分子载体,如蛋白质、多肽、多糖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才能有致敏作用。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除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外,药物中的赋形剂、药物中的杂质,也可引起变态反应。还有少数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吩噻嗪类、磺胺类可进入人体在光线诱导下转变为抗原性物质。
非变态反应能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相对较少。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与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的毒性反应,药物的蓄积作用及某些药物代谢酶缺陷等有关。其引起的皮肤反应的真正机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有时可能是不同机制联合所致。